新闻中心
物联网软硬件产品设计、研发、销售及集成公司
今年上半年,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超过 21.2 亿,比上年末净增 2.79 亿户,占移动网 终端连接数(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) 的比重达 55.4%。2022 年,我国移动物 联网连接数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, 实现了“物超人”的里程碑式跨越, 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 中首个实现“物超人”的国家。
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 近年来我国移动物联网产业高速增长, 不断融入生产生 活,成为助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。
移动物联网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, 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万物互联、连 接泛在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。移动物联网不仅有力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, 也正成为推动经 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: “5G 推动物联网发展为大带宽物联网 和大连接物联网等,而且拓展了物联网的应用。”
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窄带物联网、 4G 和 5G 网络,截至 6 月末,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 数达 1035 万个,5G 基站占比 17.9%。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能够有效满足物联网业务广域和 点状覆盖业务需求。业内认为, 我国移动物联网能够根据各类应用场景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网络服 务,窄带物联网能满足智慧农业、绿色节能等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, 4G 能满足智慧金融、共 享经济等中等速率场景物联需求,而 5G 可以满足工业互联网、智慧医疗等更高速率、低时延场 景联网需求。
今年以来, 我国基础电信企业新兴业务收入保持持续较快增长,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 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兴业务, 上半年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 1880 亿元, 同比增长 19.2%,在电信业 务收入中占比 21.6%,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 3.7 个百分点,其中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5.7%。
当前, 借助物联网打造的平台, 我国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, 利用信息技术 赋能工业、农业等领域高质量发展, 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实体经济的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 革和生产方式变革。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发展已成为抢占数字经济高地的重要抓手。
工业互联网、车联网、智慧城市、智能家居……在物联网发展“高速路”上驰骋的典型场景 越来越多,物联网阶梯化发展态势日趋明显。
其中, 从水表、气表、烟感、追踪四大千万级应用“坐镇”的窄带物联网(NBIoT),到在共 享经济、工业传感、共享单车业务上广泛应用的 4G 物联,再到以智慧城市、工业互联网、公共 安全等为“先导”的 5G 物联,万物互联之浪潮席卷行业应用、社会治理、民生消费三大领域下 涵盖智能制造、智慧农业、智能建造、智慧环保、智慧城市、数字乡村、智能交通、智慧能源、 公共卫生的九大应用场景,物联网应用逐步深入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。
目前,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工业大类的 85%以上。工业互联网“百城千园行”纵深推进, 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, 覆盖 31 个省(区、市) 42 个行业、服务企业超 27 万家, 具有一定影响 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 240 家; 形成综合型、特色型、专业型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, 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 8100 万台(套),并构建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体系。
与此同时, 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2 年)》显示,车联网由单条道路测试拓展到区域示范, 已完成智能化道路改造超过 5000 公里。“物超人”的达成初步释放了物联网的规模效应, 对物联网产业下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。
我国物联网行业体量于 2022 年首次突破 3 万亿元大关,持续稳步上升预期乐观。世界物联 网大会执委会主席何绪明认为: “物联网建设,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,量子计算、可视化大数据、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、量子、光子传输、星地链、 6G 通信基础网络开发、新能源等前沿性高新 科技,给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发展带来了希望。”
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, 物联网在软件、硬件、服务等领域的支出有望持续增长。据技术咨询 企业国际数据公司(IDC)预计, 2027 年全球物联网总支出规模有望接近 1.2 万亿美元,五年复 合增长率为 10.4% 。未来,更完善的标准、更强化的技术创新以及不断拓展的应用广度和深度, 将进一步释放物联网生态圈的磅礴动力,更好地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。